欢迎访问【《法制与社会》】 今天是
《法制与社会》
您现在的位置:杂志首页 >> 往期目录 >> 正文
往期目录

《法制与社会》2020年12期

 浏览:36次
  • 《法制与社会》2020年12期

     法学研究

    国际法视野下的美国232条款适用研究张蹇;钱清;1-4
    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文本数据挖掘版权例外制度评析杨小桐;5-6+10
    中英反洗钱立法比较与借鉴黄云婷;7-8
    试论我国法律中的见义勇为行为汪冰荃;汪盛勇;9-10
    宪法与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探究王朋立;11+20
    行政法中的合法预期保护原则分析沈鸿伟;12-13
    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杜小红;14-15
    论被遗忘权在我国的确立王瀚磊;16-18
    大数据时代的平衡:予以“被遗忘权”的个人信息保护王文静;19-20法制园地
    关于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构建探讨韩璐;21+33
    关于我国公司法债权出资制度研究符海斌;22-23
    从几个不同的视角论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杨荣展;24-25
    探究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房地产法中的适用蔡宇峰;26-27
    仫佬族地区民间调解机制探析梁旋;28-29
    浅谈网络言论自由犯罪:行为失范与刑法规制董晋;30-31
    移动医疗信息法律保护制度研究赵楠楠;32-33
    医疗事故罪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赵诗敏;34-35
    短视频的著作权属性和认定标准探讨阎涵;36-38
    专利侵权案件中功能性特征的识别标准研究何宇;39-40法律经纬
    浅谈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问题赵锦锦;刘丹;41-42
    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领域公益损害赔偿问题的思考陈静;刘铭锐;43-44+46
    浅论受害人特殊体质对侵权责任认定之影响陈莉;45-46
    从一起案例谈司法实践中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判断常子吉;卫珂;47-50
    论比例原则在行政处罚诉讼中的适用——某规划局行政处罚案张琳林;51-52
    火灾调查中刑事案件移交问题探析王彦生;53-54
    交通事故认定书能否作为侵权赔偿中划分责任的依据探析周吉均;55-56
    关于再婚老年人的遗产继承与分配问题研究戴桢妍;赵子涵;乔心忆;57-58
    “一房二卖”纠纷的法律问题研究郭雅潭;59-60
    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李;61-62
    个体工商户债务与夫妻共同债务的实务分析闵婕;63-64经济与法
    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但晓琳;65-66
    软条款类型信用证诈骗罪研究袁瑞;67-68
    证券虚假陈述纠纷中信息重大性的认定探究李溶江;69-70
    已调解抵债的房产被司法拍卖,偿债后剩余的拍卖款归谁所有常运鹏;71+77
    论债务人自行管理权与管理人监督权陈儒坤;汪文;72-73
    浅谈破产撤销权的主观构成要件何锋;74-75
    试论利用房地产买卖合同虚假备案进行逃债的防范毕鸣;76-77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法律研究袁瑞;78-79
    关于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确认法律问题张云流;80-81
    破产债权中的优先权问题研究姚联春;82-8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旅游资源开发的法律保障范莉;84-86司法天地
    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视角下的纪检监察程序与刑事司法程序衔接研究邸浩;87-88
    监察委与检察院办案衔接问题探讨韦兴顺;谢德禄;马院花;89-90
    试论恒定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的适用王蔚;91-92
    未遵循《评估执业准则》的鉴定意见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崔建强;93+113
    我国律师分级管理制度的局限与完善欧超荣;94-98
    基于律师辩护全覆盖下我国有效辩护的实现分析赖容伟;99-100
    民事执行中的分段集约执行内涵与对策探析王蓉;101-102
    浅议侦查程序的基本内涵邵晓凤;103-104
    论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何;罗丽明;105-106
    浅谈提高狱侦取证效能的举措李海萍;107-108
    慢性骨髓炎法医临床伤残评定研究徐万华;109-110政法论坛
    浅论习近平青年观的四个维度刘丁萍;111-11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罗姗娜;114-115
    谈深化监督体制改革的几点想法陈振华;116-117
    政府购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及成效研究于志颖;周晓;118-119
    人民政协基层协商的现实困境与价值耦合探析徐艳秋;许明;姜伟强;120-121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干部职能转变的思考姚建亚;122-123
    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制化路径讨论黄泽宇;124+136
    浙江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实践及启示王金燕;125-126
    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和解决途径探析宋俊艳;127-128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融合研究卢珊;129-130社会观察
    基于国际比较的乡村生态养老田园综合体模式发展研究何盈;131-133
    农村涉黑涉恶问题研究蒋杰;134-136
    安徽省农村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江余;137-139
    娱乐场所治安管理难点与对策铁富珍;140-141
    社区交通安全教育模式研究——以深圳市桃源街道部分社区为例张兵;王雪;142-143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策略分析林俊毅;144-145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以郑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周丽;146-14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成因分析张敏;148-149
    高校招生自主权运行中的现实思考王曦;陈铎;杨雅坤;150-151
    “三心”教育对高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易璐;152-153管理视野
    浅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企业党建工作贺文;154+161
    公立医院党支部作用发挥研究刘丹;李伟;雷洋;程颖;155-156
    浅析新时代高校纪委“四化”监督模式的构建王有为;157-158
    “再监督”对高校内控体系建设与完善的质效探究仇莺璇;159-161
    公立高校监察对象界定研究程飞;郑月琪;162-163
    吉林省高教投入保障机制研究钱方明;李畅;164-165
    高等院校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机制的经验与启示——以成都大学为例梁恩梅;166-167
    法制视野下论高校多校区安全稳定工作问题与建议程宇;168-169
    公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路径探析王虎;170-172
    浅谈企业在职培训的困境与策略陆小芳;173-174教育文化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翟文忠;175-176+203
    论加强新时代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曾雅楠;177-178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董静;179-180
    论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构共生楚亚萍;刘高福;181-182
    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实现路径研究王婷婷;183-184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中职思政课堂的思路研究刘珍池;185-186
    倡导“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以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建筑专业为例陈万忠;187-188
    新媒体拟态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王雨潇;189-190
    行政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析——以塔里木大学为例罗云方;杨震;191-192
    成长小组活动对提高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研究詹方园;慕亚芹;王磊;193-194
    《劳动合同法实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肖进成;195-196
    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探索——以安防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为例李特;197-198
    中职法律教育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为例李焕;199-200学术前沿
    试析未成年人犯罪社区性刑罚的可行性肖纪连;201-203
    浅论低龄化犯罪现象吴扬炳;杨闽榆;204-206
    刑法视野下的网络暴力规制研究汪宁;207-208
    共享快递盒推广中主体权利义务配置现状与立法建议张昊瑞;肖宇钦;209-210+213
    个人信息泄露的合同法规制许航;211-213
    浅析居住权人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荣晨凯;214-216
    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孙群;217-218
    高校资助育人功能视角下发展型育人模式初探白玉;219-220
    浅议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廉洁文化教育施琦;周学军;221-222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史祝云;223-224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及跨学科教育转型陶娟;225-226+228理论新探
    将道德问题融入立法贾秋平;227-228
    浅析《论法的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其启示宋海凤;229-230
    日本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研究——以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为中心徐晨;231-233
    韩国直销企业的层级选择逻辑及政府监管策略浅析沈琪;234-235
    宋朝理学家师德观的现实意义刘权;236-238
    北洋时期外交活动的认识及思考——读《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有感闫景海;239-240
    长征时期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因探究——基于对《西行漫记》的文本分析金璐;241-242
    探析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制度原因陆红军;243-244
    十九大以来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文献综述钟震山;245-246
    我国1980-2019年邪教研究趋势分析谢李冬;247-250
    《法制与社会》征稿251
     

    发布日期:2020-09-11